喜雨

赤日炎炎烧八荒,田中无雨苗半黄。

天工不放老龙懒,赤电驱雷云四方。

琼瑰万斛写碧落,陂塘池沼皆泱泱。

高田低田尽沾泽,农喜禾无可槁伤。

我皇圣德布寰宇,六月青天降甘雨。

四海咸蒙滂沛恩,九州尽解焦熬苦。

倾盆势歇尘点无,衣袂生凉罢挥羽。

江上数峰天外青,眼界增明快心腑。

炎热一洗无留迹,顿觉好风生雨腋。

纱厨湘簟爽气新,沉李削瓜浮玉液。

傍池占得秋意多,尚馀珠点缀圆荷。

楼头月上云散尽,远水连天天接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喜雨》由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所作,描绘了夏日久旱后,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与生机。

开篇“赤日炎炎烧八荒,田中无雨苗半黄”,以炽热的阳光和干旱的景象,勾勒出一幅酷暑难耐的画面,田间作物因缺水而枯黄,预示着农民的焦虑与无奈。

接着,“天工不放老龙懒,赤电驱雷云四方”描绘了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景象,预示着雨的到来。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琼瑰万斛写碧落,陂塘池沼皆泱泱”则展现了雨水充沛,万物得以滋润的场景。琼瑰形容雨量之大,碧落指天空,陂塘池沼皆满溢,展现出雨后的丰盈景象。

“高田低田尽沾泽,农喜禾无可槁伤”描述了雨水均匀地覆盖了大地,农作物得到充分滋养,农民因此而欢欣鼓舞,不再担心庄稼因干旱而枯萎。

“我皇圣德布寰宇,六月青天降甘雨”表达了对君主圣明德行的赞美,以及对这场及时雨的感激之情。

“四海咸蒙滂沛恩,九州尽解焦熬苦”进一步强调了这场雨对于全国的普遍恩惠,解除了人们的苦难。

“倾盆势歇尘点无,衣袂生凉罢挥羽”描绘了雨势渐小,空气变得清新凉爽,人们不再挥扇驱热的情景。

“江上数峰天外青,眼界增明快心腑”通过江边景色的变化,表现了雨后视野的开阔与心灵的愉悦。

“炎热一洗无留迹,顿觉好风生雨腋”表达了雨后清凉的感觉,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雨后的清新。

“纱厨湘簟爽气新,沉李削瓜浮玉液”描绘了室内环境的凉爽,以及人们享受雨后美食的场景。

“傍池占得秋意多,尚馀珠点缀圆荷”展示了雨后池塘的美丽景象,荷叶上的水珠如同珍珠点缀,增添了几分秋意。

最后,“楼头月上云散尽,远水连天天接波”描绘了雨后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亮升起,云层散去,远处的水面与天际相连,波光粼粼。

整首诗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的自然景象和人们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夏夜

花底杯倾演漾金,月边风细竹阴阴。

故人清远更真绝,消尽烦襟爽气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新荷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青莲花

净土移根体性殊,笑他红白费工夫。

幽姿羞损婵娟女,异色孤芳潋滟湖。

顾影有情欺水荇,向人无语鄙风蒲。

一枝摇动清香远,几许诗笺与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水栀子

一痕春寄小峰蛮,薝卜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