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明妃怨(其一)》由明代诗人何其伟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忍听边声急暮笳”,以“忍听”二字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仿佛在耳边回响的不仅是边疆传来的急促笳声,更是对历史命运的深深叹息。这笳声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凄厉,加重了诗人的愁绪。
次句“西风吹泪湿琵琶”,将自然界的风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结合,西风不仅吹动了诗人的眼泪,也吹动了手中的琵琶,琵琶声与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哀婉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更通过“湿”字,形象地表现了泪水与情感的交融。
后两句“非缘薄命污颜色,恨乏黄金买画家”,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思考。诗人认为,王昭君之所以被世人所诟病,并非因为她的容貌,而是因为命运的不公。他表达了对王昭君才华与美貌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这里,“黄金买画家”暗喻了通过财富与权力来获取名声与地位的可能性,反衬出王昭君虽有才貌却难以改变命运的悲剧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感怀,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遭遇的深刻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