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曲水泛舟四首(其三)

岁晚得膏泽,荞花香满村。

稍令催科帖,迤逦不到门。

我有贤太守,手抚疮痍痕。

未遽舍我去,寿公福祉繁。

一饱诚难得,敢忘肉骨恩。

争看刺史天,扶携上墙垣。

忽惊麋鹿姿,中有诚意存。

顾予一廛氓,聊诵野老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一场甘霖降临,荞麦花香弥漫整个村庄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诗中提到的“催科帖”指的是官府催缴赋税的通知,而“迤逦不到门”则暗示了在贤明太守的治理下,百姓得以安宁,官府的催征并未打扰到他们。

接着,诗人赞美了这位太守,称其为“贤太守”,并形容他如同手抚疮痍,用心治疗百姓的疾苦。尽管太守可能即将离开,但诗人坚信太守的仁政将长久惠及百姓,带来丰盛的福祉。面对生活的不易,“一饱诚难得”,但诗人不忘太守的恩德,表达了对太守的感激之情。

最后,诗人以“刺史天”比喻太守的英明和威严,描述了百姓们在太守的引领下,共同参与建设家园的情景。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界的意象,如“麋鹿姿”,象征着太守的仁慈与百姓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人也自谦地表示,自己作为普通村民,只能通过吟诵老农的话语来表达对太守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对贤明政治的向往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其四)

性不事轩冕,敢从公卿游。

田歌扣牛角,谁意乐府求。

公有三岛客,凛然气横秋。

赋诗两未厌,卒岁当优悠。

越吟何太早,言寻丘壑幽。

但恐元龙笑,汲汲谋田畴。

寄语玉涧友,达人遗乘流。

拄笏看西山,不妨兹唱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讼风伯

天胡久不雨,我欲讼之天。

二麦槁欲死,骄阳犹炽然。

重阴数布野,雨意来无边。

未许一濡地,辄遇四风颠。

摆摇涧谷响,宁复留云烟。

雨师良已勤,风伯殆未悛。

天公纵此为,忍使暴我田。

默诉若有答,不待巫史传。

昨者六七月,屋溜如绳悬。

淋漓逮十日,奔突溃百川。

行旅已断道,闾阎欲通船。

不藉屏翳功,日星几变迁。

我请酌民情,血诚通帝渊。

风雨要有时,乃不为咎愆。

赤子仰粒食,云何绝其烟。

徒闵负贩劳,不忧稼穑先。

怨讟满南亩,欢忻为市廛。

谩说昏垫害,欲誇扫除贤。

何曾补日月,空祇留饥年。

区区讼风伯,聊赓退之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雨后见月

薰风转亭午,流汗浃絺绤。

隆隆空山雷,跨海飞雨黑。

芭蕉集乱响,风竹泻暗滴。

悬知岁有待,已喜瘴先涤。

沈沈璧月上,稍稍星河出。

枕簟延清光,草木冱寒碧。

幽人梦未回,良夜谁与惜。

隔篱唤西家,倒榼共馀沥。

西家长苦贫,而有好颜色。

终年饭半菽,爱酒无从得。

嗟余不解饮,看尔时举白。

岂不贤老兵,聊慰羁旅夕。

形式: 古风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其一)

一更山吐月,鉴影摇空澜。

悬知今夕游,不减蓬瀛看。

净雾扫馀瘴,清飙戒初寒。

行乐不可迟,乃此桂未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