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先之

君家父子真国器,弃逐那知上苑春。

岚障城中尤自乐,浦珍市里本来贫。

曾怜浊俗排阊阖,惭屈清江纵羽鳞。

我老相逢便相别,剧谈易象亦何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你们家世代都是国家的栋梁,被贬逐怎能知晓上苑的春天。
在城市中隐居山岚之间更觉快乐,尽管你本来自海边贫寒之地。
曾感叹世俗的偏见排斥你,如今清江之水也无法让你屈就。
我们老友重逢却又要匆匆告别,深谈易经八卦又为何因缘呢。

注释

国器:比喻国家的重要人才。
弃逐:被贬逐,流放。
岚障:山中的雾气,这里指隐居之处。
浦珍:可能指海边的珍宝,暗示对方出身贫寒。
阊阖:古代宫门,象征权力中心。
羽鳞:借指鱼鸟,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剧谈:深入交谈。
易象:《周易》中的卦象,古代哲学思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的作品《再送先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父子的赞赏和对他们遭遇的同情。"君家父子真国器"一句直接赞美对方家族人才出众,堪当国家栋梁。然而,他们却被贬逐,失去了在朝廷享受春光的机会,暗示了他们的不幸遭遇。

"岚障城中尤自乐,浦珍市里本来贫",诗人赞扬他们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从朴素生活中找到乐趣,表现出他们的坚韧和淡泊。"曾怜浊俗排阊阖,惭屈清江纵羽鳞",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被世俗排挤的惋惜,同时也为他们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感到羞愧。

最后两句"我老相逢便相别,剧谈易象亦何因",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与友人的相聚转瞬即逝,遗憾未能深入探讨学术,尤其是关于易经的深奥话题。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才的赞赏,又有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因杨刑曹往荆南代书寄二唐高士

二唐今日操,真视二龚多。

不道荆州远,其如梁苑何。

魂收苍壁梦,泪断绿珠歌。

顾我非夫甚,嵩山空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因事

风雨连宵疾病增,幽忧到此果何胜。

弟兄分散两三处,图史寻求万一能。

鲁酒齐歌元不恶,吴酸楚酪乍须称。

东皇太一仁恩大,终使白头见中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因借书作呈圆机

似隐还如吏,山亭何所宜。

遥心回雁阵,倦意结蕉旗。

使檄征钱急,乡书问卜迟。

近郊有高士,慎莫道三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在边

在边有底适予怀,舒惨无时亦异哉。

醉到月前如失去,愁从骚里却招来。

素心偶向三花尽,孤愤难教贰负催。

好觅羌村残夜烛,待将何语与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