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
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
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是处有、雕阑送目。
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
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
这首《桂枝香·其一》是宋代词人黄裳的作品,描绘了延平阁上的一幅闲适景象。开篇"人烟一簇",简洁地勾勒出眼前的人家烟火,接着"客飞升,翠微麓",暗示着仙人或隐士的踪迹,增添了神秘色彩。"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写出了阁楼的壮观和周围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借剑的典故表达时光匆匆,岁月如梭的感慨。"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富饶与安宁,展现了民生的富饶和祥和。
"是处有、雕阑送目",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精致与优美,"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则渲染了欢乐的氛围和丰收的喜悦。"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引用滕王阁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描绘了雨中的湖光山色,渔舟悠然自得,富有诗意。最后"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以歌声结束,让人联想到湘水女神的传说,增添了神秘与幽静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方令庚生初皎皎。珠帘钩上华堂晓。
十二栏干多窈窕。妆欲妙。玉篦偷学娥眉小。
扰扰时人随兔走。十分皆望菱花照。
瑞荚莫嫌生得少。圆未了。已圆却恐佳期窎。
风入金波凝不住。玉楼间倚谁飞举。
霜艳雪光来竞素。分辨处。独垂馀意窥庭户。
强薄罗衣催玉步。美人为我当尊舞。
醉到春来能几度。愁今古。月华不去年华去。
三月秋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
莫放笙歌容易散。须同玩。姮娥解笑人无伴。
抱尽金精来碧汉。醉吟莫作寻常看。
已过中天欢未断。还同叹。时情已向明朝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