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杨芸的《生查子·索纫兰和送春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图景。开篇“春草碧如烟”以生动的比喻,写出春天草色青翠如烟,似乎在暗示着春光即将消逝,引出“莫是春归路”的疑问,流露出诗人对春去的惋惜之情。接下来,“细雨织疏帘”描绘了春雨轻柔地洒落,透过稀疏的帘幕,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
“独坐愁无语”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愁绪,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哀伤。随后,“泪眼认春痕,点点飘香絮”通过泪水模糊中辨认春天的痕迹,以及随风飘散的柳絮,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感伤。最后两句“翠尾小蜻蜓,飞过花阴去”,以蜻蜓的翩翩飞过,象征着春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更增添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离别的情景,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归的无奈和对离别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