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图涌现如文笔,界破青天任尔书。
屋外高林通古寺,座中修竹认吾庐。
清池日涤端溪砚,陋巷时来长者车。
姑藕之无正蒙养,鲤庭方盛祖庭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充满了诗人对儿子的期许和对生活环境的赞美。首句“浮图涌现如文笔”,将寺庙的塔比喻为飘逸的文笔,形象生动,展现出瑞光寺塔的挺拔与文化气息。次句“界破青天任尔书”,寓意孩子如同塔尖,未来可自由书写人生,意境深远。
“屋外高林通古寺”描绘了窗外的自然景色,高大的树林连接着古老的寺庙,暗示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的修行氛围。接下来,“座中修竹认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居所的简朴与书香,修竹象征君子品格,寓教于景。
“清池日涤端溪砚”写的是日常生活的细节,清池洗涤砚台,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儿子学习环境的精心营造。而“陋巷时来长者车”则预示着尽管生活简朴,但仍有贤德之人来访,给予智慧的引导。
最后两句“姑藕之无正蒙养,鲤庭方盛祖庭馀”,以“姑藕”和“鲤庭”的典故,寓意儿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承继家族的优良传统。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儿子的寄语,也是对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展现,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有《缥缃馆稿》。
芳三女,合肥诸生阚浚鼎继室。
剑池风冷石陂陀,断塔荒凉一再过。
闻道开元全盛日,夕阳箫鼓画桡多。
关山月,关山月,山月高高漏未歇。
城头一夜戍角鸣,大帅平明大纛行,寒沙万里晓光白,斥堠千山烽火青。
昨从都尉下三山,复逐轻车出汉关。
三边积雪埋头白,五夜胡风彻甲寒。
月色营前凝望久,重窥记自葱岭首。
多情不舍出塞骑,犹为离人照刁斗。
关山月,愿分一半清皎光,为照闺中望月常如此。
塞上征人行未已,醒时惆怅月照席,梦里空迷塞烟紫。
离怀渺渺一缄书,寄向春风且任渠。
何限洮河东去水,此中无处著双鱼。
宵柝声声夜未央,博山红烬玉烟凉。
麝煤兰篆休重炷,不是君来便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