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孝陵》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通过描绘清晨拜谒孝陵的庄严场景,展现了对历史与权力的深刻感悟。
首句“未晓谒松楸”,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尚未破晓即前往拜谒陵墓的情景,以“松楸”象征陵墓周围的树木,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俨如拜冕旒”一句,以“冕旒”比喻皇帝的仪容,暗示拜谒的对象是帝王之陵,进一步强化了庄重与敬仰的气氛。
“千山环閟室,一剑定神州”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陵墓所在的环境描绘得气势磅礴。千山环绕,仿佛将陵寝紧紧包围,而“一剑定神州”则寓指帝王以一己之力稳定了国家的局势,体现了历史人物的非凡影响力。
“王气深钟阜,天威肃暮秋”中,“钟阜”指的是钟山,这里借指陵墓所在之地,象征着帝王的王气深厚。而“天威肃暮秋”则表达了对帝王权威的敬畏之情,即使是在秋日的傍晚,这种威严也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登高望不极,日夜大江流”两句,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大江日夜奔流不息,以此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时间永恒性的感慨,以及对帝王功业的深远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与权力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