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

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

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

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

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吴刀郑绵络。

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象与情感交织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风光迟舞出青蘋”,以动态的描绘开篇,仿佛春风轻拂,使得青蘋(水生植物)轻轻摇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兰条翠鸟鸣发春”一句,通过翠绿的兰花与欢快的鸟鸣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洛阳梨花落如雪”一句,将梨花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了梨花盛开时的洁白与壮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紧接着,“河边细草细如茵”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边细草的柔软与繁茂,与梨花的洁白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河畔的生动画卷。

“桐生井底叶交枝”一句,以桐树在井底生长,其枝叶交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同时也暗示了深沉的情感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接下来,“今看无端双燕离”一句,通过双燕的离别,表达了对分离与别离的感慨,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这两句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建筑与幽静的池塘,展现了宏伟与宁静并存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内心的平静。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通过远处的官员与远征的士兵,反映了战争与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

“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这两句通过明月与浮云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以及对无法传达情感的遗憾。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这两句通过珍珠与香料的使用,展现了奢华与精致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通过黎明前的景象,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与希望的到来。

“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通过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吴刀郑绵络。寒闺夜被薄。”通过描述织物的制作与寒冷的夜晚,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对温暖的期盼。

“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通过海鸟与空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8)

萧子显(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世,谥号为骄。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

  • 字:景阳
  • 籍贯: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
  • 生卒年:489年—537年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

左角明王侵汉边。轻薄良家恶少年。纵横向沮泽。

凌厉取山田。黄尘不见景。飞蓬恒满天。

邀功封浞野。窃宠劫祁连。春风春月将进酒。

妖姬舞女乱君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乌栖曲应令三首(其一)

握中清酒马脑钟,裾边杂佩琥珀龙。

欲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应令三首(其二)

浓黛轻红点花色,还欲令人不相识。

金壶夜水讵能多,莫持赊用比悬河。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应令三首(其三)

芳树归飞聚俦匹,犹有残光半山日。

莫惮褰裳不相求,汉皋游女习飞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