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伦所作,名为《五月初二日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阴阳管束玑衡外”,以“玑衡”比喻天体运行的规律,通过“阴阳”这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表达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这里的“管束”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法则对宇宙秩序的调控作用。
次句“宇宙呼嘘橐籥中”,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将宇宙比作呼吸的橐籥(古代的风箱),生动地表现了宇宙万物生长、变化的动态过程。这里不仅强调了宇宙的广阔与深邃,也暗示了生命力量的无穷。
第三句“岁事化权今在手”,转而聚焦于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化。通过“岁事”(一年的农事活动)与“化权”(转化权力或能力)的结合,表达了个人在把握时间、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理想。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一句“人间何树不东风”,以“东风”象征着春日的温暖与生机,寓意着希望与新生。此句提出一个反问,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何种环境,都有可能迎来新的机遇与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乐观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间、生命以及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富有深意,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