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答夏本心

有约何曾至,无期却自来。

暖怜沙上日,清爱竹边梅。

山鸟当琴几,溪云对茗杯。

桓公遗庙近,乘兴一追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的《重答夏本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有约何曾至,无期却自来”,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约定与偶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有约而未至,似乎是一种遗憾,但无期而来的却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这种不确定性在诗人心中激起了波澜,引出了对生活中的未知与变化的深刻体悟。

颔联“暖怜沙上日,清爱竹边梅”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人以“暖”和“清”两个词,分别形容了阳光照耀在沙滩上的温暖感觉和竹林边梅花的清新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怜惜之情。

颈联“山鸟当琴几,溪云对茗杯”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山间的鸟鸣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溪边的白云则与品茗时的宁静氛围相映成趣。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赋予了它们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桓公遗庙近,乘兴一追陪”则将思绪拉回历史,提及了东晋名臣桓温的遗迹。诗人借由探访桓公庙的机会,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思,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的精神寄托。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探索过程。它不仅是一次对美的追寻,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那份独特的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山泉为谐舜咨赋

此水何年有,潇潇日夜声。

不教人外见,偏向洞中鸣。

客思初无睡,禅心自不惊。

休论为世用,且作在山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栎山西斋雨中作

疏雨过高峰,幽斋对碧松。

出山云似马,落涧水如龙。

句向静中得,身于僻处慵。

小童林下至,报有虎行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汪隐居

茅屋涌溪阿,天寒补薜萝。

白云当面起,流水绕檐过。

药老披榛斸,诗成倚树哦。

因逢邻寺客,为问近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故泾县徐典史挽歌

白发神仙吏,黄尘八十龄。

竟同华表鹤,俄失老人星。

瓮尽床头酒,埃生桉上经。

今朝来哭处,墓草未全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