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陪谢敬德修撰达兼善典签诚夫兄学士会饮周子嘉如舟亭交命险韵十二依次诗得赏字

秋川澄荇藻,凉樾坠栗橡。

雅集融酒尊,缓步阮屐緉。

华构故依岸,危栏欲飘㼽。

夕斋涤烦嚣,时清侈欢赏。

寒光揭宝鉴,灏气凝铜掌。

翔翾仙蜕骨,鼓舞儿释襁。

初窥祇开轩,久眺还倚杖。

林鸟惊倦翼,莎蛬荐哀响。

缅怀谷之盘,未卜川若辋。

典签雄朔客,太史诧川党。

交觥罚如雠,探策心遽驵。

主人画舫斋,坐客龙虎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诗描绘了秋季的宁静景色和聚会的欢乐氛围。首句“秋川澄荇藻”展现了清澈的溪流与茂盛的水草,凉意透过“坠栗橡”的落叶传递。接着,诗人描述了文人雅集的场景,大家围坐在酒尊旁,步履悠闲,如同阮籍般洒脱。

“华构依岸”写建筑临水而建,栏杆似要随风摇曳。“夕斋涤烦嚣”表达出夜晚的静谧能洗去日常的喧嚣,人们在清闲中享受赏景的乐趣。“寒光揭宝鉴,灏气凝铜掌”运用比喻,形容月光如镜,夜色深沉。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聚会中的游戏,如仙人般的轻盈舞动,孩子们的欢笑,以及初次和长久眺望的对比。鸟儿被惊飞,虫鸣哀婉,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又意识到人生无常,如“未卜川若辋”。

最后,聚会中的饮酒游戏也体现了豪放的气氛,“交觥罚如雠,探策心遽驵”,主人以画舫为宴,宾客们则如龙虎榜上的英雄豪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个中秋佳节文人雅集的热闹与诗意。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群玉司崔元方琅然亭

幽人虚白室,理琴恒自怡。

声兼碧玉调,弦是水晶丝。

凉飙动脩樾,皓月涵清池。

至音一入耳,四座无邪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李溉之得请还济南

髫龀客江汉,早闻高士名。

君居玉沙县,我在渚宫城。

弱小知慕君,不得觌君面。

道路播词章,庸俗矜俊彦。

骐骥厌庭户,鸾凤悲草莱。

英标出世表,去去黄金台。

风尘绮陌深,烟雾玉堂窅。

浩歌香炉峰,巢云寄木杪。

朝辞九华顶,暮宿黄鹤楼。

纶巾紫凤褐,欲去仍或留。

朅来重翱翔,五十霜鬓秋。

瀛洲列群仙,蓬山撷兰芷。

一登銮坡峻,再陟阿阁崇。

牙符杂珂佩,通籍金闺中。

谒帝兴圣宫,回车历城道。

矫首凌天风,振衣下瑶岛。

东望华不注,烟霞齐鲁郊。

言归理松楸,啸傲依堂坳。

缅想共君游,不得恒聚首。

叩首屡投刺,尘鞅阻文酒。

雨濯野山色,晴飞溪柳花。

明发遂长往,怜君离思赊。

云汉耀奎文,长庚丽其下。

天书行召还,岂是栖栖者。

形式: 古风

浚州李氏一门娣姒四人贞节

玉树摧秋霜,穗帐悲夜凉。

松柏争厉操,兰蕙俱流芳。

悽楚仅一子,仪刑自见亡。

共嗟怨毒苦,不知年命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王师鲁哭子诗廿七韵

我识王内翰,早岁赋美质。

筮仕困州县,处友固胶漆。

摛辞若纂组,粲烂锦城匹。

福善宜裕后,酬劳当任逸。

苍天不可问,得子旋伤失。

君怀未能慰,我恨亦云积。

孟春丧孩女,仍唁仆与侄。

阿申并官奴,两儿众所惜。

方期及髫龀,入学相诱掖。

亭亭芝芳妍,温温玉缜栗。

随行操几杖,或可弄文笔。

一以世科第,一以嗣臧获。

云胡俱夭折,相去不百日。

孩女不甚痛,长不恃其力。

初疾忍辄弃,命医恒接迹。

终焉莫救药,枉负不慈责。

娟娟竞秀爽,眉目犹在觌。

伤心掷絪褓,尘泥污红碧。

父哀犹强饭,母悼不安席。

适值吕太史,为我亦傍泣。

渠子岁三丧,鹓邹劳卵翼。

尤嗟中殇女,絺绣已能刺。

吾儿幸存二,怀抱若可释。

疲劣不好学,稍令诵内则。

君诚旷达士,悲泪莫频滴。

祷神名山颠,置妾居侧室。

伫作汤饼会,人醉酒一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