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妇行二首(其二)

生男有闺房,莫娶青楼倡。

生女事姑嫜,莫嫁游冶郎。

倡家从人无定准,游子一去忘故乡。

山头义妇无人识,踊身上山生死隔。

人将此妇作石看,不信此心元是石。

相从岂复无它人,髧彼两髦真我特。

江流可尽山可平,不尽悠悠千古情。

早知郎去无消息,悔不将身事尾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石妇行二首(其二)》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通过对比男女在婚姻选择上的不同命运,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首句“生男有闺房,莫娶青楼倡”,指出男性在家庭中应避免娶妓女为妻,强调了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接着,“生女事姑嫜,莫嫁游冶郎”则从女性角度出发,告诫她们不应嫁给轻浮的男子,反映了对女性贞洁和家庭稳定性的重视。

“倡家从人无定准,游子一去忘故乡”两句,揭示了妓女和游子的不稳定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家庭和故乡的忽视,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悲剧性。接下来,“山头义妇无人识,踊身上山生死隔”描绘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女子,为了追随丈夫而牺牲自己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的赞美。

“人将此妇作石看,不信此心元是石”一句,通过将这位女子比作石头,强调了她坚定不变的心志,即使外界将她视为无情之物,但她内心的忠诚却如同磐石般坚固。最后,“相从岂复无它人,髧彼两髦真我特”表明诗人认为,在众多伴侣中,真正的爱情和忠诚是独一无二的,强调了情感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江流可尽山可平,不尽悠悠千古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无法抹去人们对忠诚与背叛的情感记忆,强调了这些情感的永恒价值。“早知郎去无消息,悔不将身事尾生”则是对已逝时光的追悔,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角色命运的对比,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洞察,同时也传达了对忠诚、责任和珍惜当下情感的呼吁。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拟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故人书。

故人久别离,一别万里馀。

相望不相见,各在天一隅。

感君慇勤意,字字如明珠。

上陈昔欢乐,次问今何如。

昔别俱少年,老大今苍须。

良时不我与,岁月空踌躇。

馀生如梦寐,尺素徒卷舒。

为我谢故人,远致双鲤鱼。

恨无木瓜篇,报君以琼琚。

形式: 古风

拟青青河畔草

四序相推迁,日月倏已逝。

春风入猗兰,光艳照罗绮。

一朝霜雪至,容华苦憔悴。

佳人惜朱颜,结缡奉君子。

安知远征途,中道成弃置。

昔持鸳鸯锦,裁成合欢被。

今织回文机,中有相思字。

相思日夜切,尺书无雁寄。

谁能知妾心,脉脉含远意。

形式: 古风

拟燕赵多佳人

沙丘有馀风,赵女多跕纚。

燕丹养勇士,后宫出女子。

至今馀倡优,吹弹满都市。

佳人北方来,倾城尽风靡。

妙舞萦纤腰,清歌发皓齿。

一歌四座欢,再歌宾客起。

回眸与目成,哀弦忍重理。

愿为双飞燕,与君共栖止。

人生不行乐,岁月如流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拟梁父吟

驾言方北征,遵彼淮阴路。

悠悠墟落间,中有淮阴墓。

将军蕴奇略,功名照今古。

谈笑下燕齐,北面师降虏。

一朝遭谗诬,衔冤复谁诉。

谁能为此谋,宫中汉家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