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治之主不世出,大名之下难久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两句诗,简短有力。"欲治之主不世出"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治理国家、实现盛世的明君难得一见的感慨,暗示了治国理政需要卓越的领导才能。"大名之下难久居"则揭示了一个道理,即名声显赫的人往往难以长久保持地位,暗含着权力与名望带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两句诗寓含哲理,反映了对历史兴衰和人事更替的深刻洞察。
不详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瞻彼北堂,在彼永阳。白云之下,通化之乡。
北堂有子,其实三兮。仲焉此去,其心惨兮。
瞻彼北堂,在彼永水。白云之下,新丰之里。
路入前村信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
官卑无补公家事,时向田家问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