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西湖观音像

孤绝佗山碧海滨,天花水月静无尘。

客槎不载支机石,为见閒游得度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凡的景象,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置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中,展现了诗人对观音形象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首句“孤绝佗山碧海滨”,以“孤绝”二字开篇,强调了观音像所在之地的独立与超脱,仿佛远离尘嚣,独处碧海之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天花水月静无尘”一句,运用了“天花”和“水月”这两个富有禅意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更暗示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如同天降之花、水中之月,超然于世间纷扰之上,静谧而深远。

“客槎不载支机石”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客槎”(即乘槎人)和“支机石”的典故,表达了观音菩萨的非凡之处。传说中乘槎人能驾船至天河,而支机石则是能够支撑天机的神石。此处诗人巧妙地将这些神话元素融入诗句,寓意观音菩萨不仅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还能洞察宇宙的奥秘,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

最后一句“为见闲游得度身”,则直接点明了观音菩萨的存在意义——她以闲适的姿态游历世间,为众生指引方向,帮助他们摆脱苦难,获得心灵的解脱。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本愿,也体现了诗人对观音菩萨深邃智慧和慈悲情怀的高度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慈悲智慧的观音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法智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游俞氏园亭

花外鞦韆柳下门,东城近处辟疆园。

楼头明月终归去,更为残阳尽酒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昼眠

薰风四月树阴合,无事高眠昼漏长。

觉后已疑人世改,起看林影上东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嘲昼眠

利名苦厌兹多口,朝市那能尽信书。

一枕凉风云满目,民谣民讼不关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芙蓉池

风摇羽扇露盈盘,卷卷翻翻欲定难。

醉眼波心欢有遇,水仙倾盖正相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