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浪淘沙令·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映个人遭遇和感慨的词作。
"去岁诣公车。天语勤渠。绛纱玉斧照寒儒。恰似昔人曾梦到,帝所清都。骨相太清臞。谪堕须臾。"
这里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过去一年中前往公车(可能指官署或朝廷)时的情景。"天语勤渠"表达了一种自然界与人间对话的意境,诗人通过这句字暗示自己的不易被理解和认同。在"绛纱玉斧照寒儒"一句中,"绛纱"可能指的是古代礼仪中的丝带,"玉斧"则象征着权力或高贵的器物,而"照寒儒"则描写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景。接下来的"恰似昔人曾梦到,帝所清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念和向往,这里的"帝所清都"可能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隐含着对权力中心的渴望。"骨相太清臞"则是对自己形貌特征或性格的自述,而"谪堕须臾"则表达了一种被贬官或遭遇挫折的情感。
"今年黄敕换称呼。只为此翁霜鬓秃,老不中书。"
在这一段落中,诗人提到了"今年"的情况,可能是指自己的职衔或身份发生了变化("黄敕换称呼")。而"只为此翁霜鬓秃"则描写了自己因年迈头发花白的境况,"老不中书"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年龄增长、无法再在官方记录或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无奈和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变化、时代变迁以及个人的衰老与失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