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章方伯尚素家山十景之四(其四)雪岭归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薄暮深林雪后天”,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傍晚时分,深林之中雪后显得格外宁静。次句“野樵归担耸寒肩”,通过“野樵”这一形象,展现出山间樵夫辛勤劳作后的归途,肩扛寒重的柴火,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踏残白鹤山头雪”,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景象,白鹤山头的积雪在樵夫脚下被踩碎,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第四句“斫尽青松岭上烟”,则描绘了樵夫砍柴的情景,青松岭上的雾气被砍伐一空,隐含着诗人对樵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第五、六句“短笛数声离谷口,长歌一曲到窗前”,以悠扬的笛声和深情的歌声,传递出山野之间的自然和谐,以及樵夫内心的愉悦。最后一句“清音入耳忘尘虑,閒咏丁丁伐木篇”,表达了听者在这样的音乐中忘却尘世烦恼,沉浸于闲适的田园生活中,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者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山林的景色,通过樵夫的形象,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对朴素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