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咏雪》描绘了雪花的独特韵味。首句“雕刻非因巧”,赞美雪花仿佛出自巧匠之手,却并非人力所能雕琢出的精巧;“飞扬若有凭”则暗示雪花飘落虽无固定轨迹,却似乎有其自然规律。接下来,“交辉偏得月”形容雪与月光相映生辉,而“镕液易为冰”则写出雪花在低温下迅速凝结成冰的特性。
诗人以“狂絮那能拟”比喻雪花纷飞的姿态,比作狂乱的柳絮难以比拟其轻盈;“轻尘莫见陵”进一步强调雪花的纯洁,即使微尘也无法掩盖其高洁。最后两句“何须誇六出,一白已堪徵”点题,指出雪花虽无特殊形状(六出),但白色纯净足以证明其美的本质,无需过多描绘。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简洁的描述,展现了雪的动态美和内在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