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竹敲茶臼

兴入卢仝碗,龙团旋解包。

忽闻茶臼响,正隔竹窗敲。

活水烹新茗,香风度绿梢。

听知童落杵,惊起鹊离巢。

香比云英捣,清无水厄嘲。

林深留客处,未羡巳公茅。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静谧的竹林中,一位诗人通过茶臼的声音,感受到茶香四溢,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脱俗的世界之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茶、品茗的过程,以及茶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句“兴入卢仝碗,龙团旋解包”,开篇即点明了煮茶的场景,卢仝是唐代著名的茶人,此处借指高雅的茶具和上好的茶叶。诗人将自己沉浸在茶的香气中,仿佛与古代茶圣卢仝一同品味佳茗。

“忽闻茶臼响,正隔竹窗敲”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茶臼的声音穿过竹林,传入诗人的耳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不仅是一次味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活水烹新茗,香风度绿梢”则进一步展示了煮茶的过程,活水煮新茶,茶香随风飘散,绿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画面生动,充满了自然之美。

“听知童落杵,惊起鹊离巢”通过孩童捣茶的动作,以及由此引发的鸟儿惊飞的情景,增加了诗的动态感,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香比云英捣,清无水厄嘲”将茶香与云英捣药的传说相联系,赞美茶香之纯净,无任何杂质或困扰,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喜爱与敬仰。

最后,“林深留客处,未羡巳公茅”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即使是在深林之中,也能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不羡慕隐居的高士生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煮茶、品茗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门多长者车

窄窄柴门下,多应隐士居。

时人皆障面,长者竞迂车。

罗雀宁辞客,瓜牛旧有庐。

高轩诗李贺,都骑赋相如。

痛饮宜投辖,何心更曳裾。

辛勤有此室,鄙矣羡金鱼。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师直为壮

古有征无战,堂堂整六师。

直哉能用壮,敌者欲何为。

道在周如矢,兵行汉有旗。

天威雷在上,人喜雨如时。

敷德苗归舜,干盟鲁却夷。

淮淝知义胜,算入谢安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星陈天行

法驾谁摸写,形容比太清。

星陈元肃肃,天运自行行。

阊阖开黄道,璇玑映玉衡。

盖明瞻帝近,旗动认参横。

移得魁台下,如闻警跸鸣。

流光知遣使,招我立通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叫舜苍梧云

叫舜嗟何处,梧江去路长。

天高心渺渺,云远地苍苍。

我欲排阊阖,谁能访帝乡。

泪沾潇水碧,梦入瘴烟黄。

莫唤湘娥问,空怜老杜狂。

重华何可就,骚笔更凄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