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雁荡

雁荡峰高岂易梯,筇鞋极处与天齐。

蟾宫隐隐步将到,日驾亭亭手可提。

织女支机堪索石,仙翁花雨不沾泥。

诗怀到此清如许,欲向银河蘸笔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雁荡山峰高耸难以攀登,竹杖尽头仿佛与天相接。
月宫朦胧,仿佛即将步入其中,太阳明亮,似乎伸手就能触及。
织女的织布机可以放在石头上,仙翁在花雨中不会沾染尘埃。
诗人的思绪如此清澈,想要在银河边提笔题诗。

注释

雁荡峰:雁荡山的高峰。
梯:攀登。
筇鞋:竹杖。
天齐:与天相接。
蟾宫:月宫。
步将到:即将步入。
日驾:太阳。
亭亭:明亮的样子。
织女:神话中的仙女。
支机:放置织布机。
索石:放在石头上。
仙翁:仙人。
花雨:飘落的花瓣像雨一样。
沾泥:沾染泥土。
诗怀:诗人的思绪。
清如许:如此清澈。
银河:天上的银河。
蘸笔题:提笔题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雁荡峰高岂易梯,筇鞋极处与天齐。" 这两句以登山为背景,勾勒出一幅险峻绝妙的山峰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向往飞升、追求超脱的心境。

"蟾宫隐隐步将到,日驾亭亭手可提。"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接近仙界的场景,使人仿佛能够触摸到神秘莫测的月宫,更增加了诗歌的神话色彩。

"织女支机堪索石,仙翁花雨不沾泥。" 这两句以织女和仙翁为意象,通过他们与自然景物的互动,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纯净无染的境界。

最后,"诗怀到此清如许,欲向银河蘸笔题。" 表现了诗人在欣赏这般美景之后,心灵得到洗涤,变得异常清澈,并且产生了要用笔墨记录下这一切的冲动,甚至希望能像古代神话中那样,用仙笔蘸取银河之水来书写。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超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仙界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自由和永恒的追求。

收录诗词(2)

路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路嗣恭之子。以荫入仕,德宗贞元间历任虔州、温州、庐州刺史,入为职方郎中、佐盐铁使。顺宗永贞元年(805)改刺常州。是年末,改宣歙池观察使,进封襄阳郡王。宪宗元和四年(809)以疾去职。六年拜左散骑常侍。旋卒

  • 字:从众
  • 籍贯: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
  • 生卒年:745—811

相关古诗词

仙岩四瀑布即事寄上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吏部李侍郎十七兄婺州赵中丞处州齐谏议明州李九郎十四韵

绝境久蒙蔽,芟萝方迨兹。

樵苏尚未及,冠冕谁能知。

缘崖开径小,架木度空危。

水激千雷发,珠联万贯垂。

阴晴状非一,昏旦势多奇。

井识轩辕迹,坛馀汉武基。

猿声响深洞,岩影倒澄池。

想像虬龙去,依稀羽客随。

玩奇目岂倦,寻异神忘疲。

干云松作盖,积翠薜成帷。

含意攀丹桂,凝情顾紫芝。

芸香蔼芳气,冰镜彻圆规。

胥念沧波远,徒怀魏阙期。

徵黄应计日,莫鄙北山移。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元常侍除浙东留题

谢安致理逾三载,黄霸清声彻九重。

犹辍佩环归凤阙,且将仁政到稽峰。

林间立马罗千骑,池上开筵醉一钟。

共喜甘棠有新咏,独惭霜鬓又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夜坐

帘捲竹轩清,四邻无语声。

漏从吟里转,月自坐来明。

草木露华湿,衣裳寒气生。

难逢知鉴者,空悦此时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石伞峰

总戎诣幽胜,天使相追随。

跻山玉笥号,到峰石伞奇。

接武白云表,放情玄月时。

恬旷薄沆瀣,峻极超崦嵫。

平视羲和辔,俯观朝夕池。

岩中复何揖,坐位多所宜。

郁烈桂香眇,寅缘霞彩披。

孤光逗绮翼,独秀分琼枝。

灵气达心久,华容招目移。

遂忘日云暮,登降不知疲。

眷言丘壑士,养节松竹滋。

感激旌盖顾,干以献贞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