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鸿渐的《西台》,通过对西台景物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首句“如意敲残石有痕”,形象地刻画出历史痕迹,暗示着往昔荣华的消逝;“高台直上倚云根”描绘了西台的高峻,仿佛与天相连,象征着曾经的权势和地位。
“钓鱼幸傍严陵渚”引用严陵钓鱼的典故,暗指历史人物的隐逸和不仕,同时也表达了对前人选择的敬仰;“化鸟曾招信国魂”则借化鸟招魂,寄托了对亡国之痛的哀思,以及对忠臣信国的怀念。
“大地茫茫王气尽,空山隐隐哭声存”两句,通过对比大地的荒凉和空山的寂静,揭示了王朝衰落后的凄凉景象,以及人们对过去的悲泣之声犹在。
最后,“于今晞发人何在,听彻樵歌日又昏”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时过境迁、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下世事的寂寥之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尽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