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九日

客去关门读庄老,灯花熠熠春虫小。

冰雪未消雷雨来,长安三月行人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

鉴赏

这首宋朝赵汝回所作的《二月十九日》诗,描绘了春夜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景象,以及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与思考。

首句“客去关门读庄老”,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家,客人已散,门已关闭的情景。这里的“庄老”指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暗示诗人正在阅读庄子的著作,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一句通过“客去”和“关门”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清静、内省的氛围。

次句“灯花熠熠春虫小”,描绘了室内灯火闪烁,窗外春虫轻鸣的夜晚景象。灯花的“熠熠”与春虫的“小”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室内灯光的明亮,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宁静。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第三句“冰雪未消雷雨来”,则将视角转向室外,描述了春末时节,冰雪尚未完全融化,却已有雷雨来临的景象。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变化,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挑战或变故。

最后一句“长安三月行人少”,点明了地点为长安,时间是三月,强调了此时节长安城中行人稀少的景象。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冷清与前文的静谧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4)

赵汝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佛顶菊

篱畔光明缘底盛,秋来千百化身多。

露栖不必醍醐灌,雨沐何烦手掌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石菊(其二)

干弱叶纤花特奇,艳浓九夏到秋时。

枝头结实元为药,争奈越中人罕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菊花(其一)

无艳无妖别有香,知心谁解赏孤芳。

渊明酩酊知何处,安得斯人共一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黄菊二十首(其一)

黄花漠漠弄秋晖,伫立阶前香在衣。

正色逢人何太晚,衰翁相对惜芬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