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中酒一樽

安乐窝中酒一樽,非唯养气又颐真。

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

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

醺酣情味难名状,酝酿功夫莫指陈。

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

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

高阁望时花似锦,小车行处草如茵。

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

这般事业权衡别,振古英雄恐未闻。

形式: 排律

翻译

在安逸的居所里,一杯美酒独酌,不仅养气养生,更是心灵的滋养。
酒入口中,微微醉意,满心欢喜都化作春天的气息。
这情景如同君臣初次相遇,又像天地间初次融合的和谐。
沉醉其中的情感难以言表,这种境界难以用言语描述。
饮酒有度,既不过分也不欠缺,寓含着治理天下的智慧。
我是凤凰楼下的闲适游子,也是郏鄏城中的自由之人。
高楼上远望,花儿如锦绣般绚烂,驾车出行,草地如绿毯。
我仿佛握有万世兴衰的手,经历千重山水的洗礼。
雨后静静欣赏山的韵味,风前悠闲品味月的神韵。
这样的生活态度与成就,恐怕自古以来的英雄也未曾体验。

注释

安乐窝:舒适的居所。
颐真:滋养心灵。
频频:常常。
拍拍:充满。
际会:初次相遇。
絪纭:融合。
醺酣:沉醉。
名状:形容。
燮理:调和治理。
经纶:治理国家。
逍遥客:闲适的游子。
自在人:自由的人。
花似锦:花儿如锦绣。
草如茵:草地如绿毯。
卷舒:掌控兴衰。
云水身:经历风雨。
山意思:山的韵味。
月精神:月的神韵。
权衡别:独特的衡量标准。
振古:自古以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安乐窝中酒一樽》,描绘了诗人于宁静的居所品酒自乐的情景。首联“安乐窝中酒一樽,非唯养气又颐真”点明了饮酒的环境和目的,既养性又调和身心。颔联“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通过饮酒的细节,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春天般的温暖。

颈联“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将饮酒的感受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比喻为君臣相遇的和谐与天地初开的混沌交融。接着,“醺酣情味难名状,酝酿功夫莫指陈”表达了酒带来的深层情感体验,难以言表。

尾联“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暗示饮酒与治国理政的智慧相通,既有深思熟虑,又有随性自在。诗人自比为“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最后四句,诗人以自然景色烘托心境,感叹自己的人生经历如同历史长河中的风云变幻,而饮酒则是他观察和品味世间万象的方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逍遥态度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邵雍诗作的哲理性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安乐窝铭

安莫安于王政平,乐莫乐于年谷登。

王政不平年不登,窝中何由得康宁。

形式: 古风

尧夫吟

尧夫吟,天下拙。来无时,去无节。如山川,行不彻。

如江河,流不竭。如芝兰,香不歇;如箫韶,声不绝。

也有花,也有雪。也有风,也有月。又温柔,又峻烈;

又风流,又激切。

形式: 古风

岁俭吟

岁俭心非俭,家贫道不贫。

谁知天地内,别有好乾坤。

形式: 五言绝句

岁暮自贻吟

天道无长春,地道无常珍。

须禀中和气,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荆榛。

樗栎蓬蒿类,止能充恶薪。

既为万物灵,须有万物粹。

既无万物灵,徒分万物类。

欲出至珍言,须有至珍意。

欲彰至美名,须作至美事。

济时为美事,悟主为珍意。

奈何此二者,我独无一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