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吴门地区担任县令的官员王苍野的形象,通过“清时韬略属文儒”开篇,点明了王苍野作为文人的智慧与策略。接着,“百里干城望不孤”赞扬了他在百里之地的重要性,犹如坚固的城防,不可忽视。
“跃马气应吞黠寇,登陴功许殿全吴”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王苍野的勇猛与智谋,他如同骑着战马,气势如虹,能够吞并狡猾的敌人;同时,他的守城之功,足以成为全吴地区的典范。
“承宣政绩谁方驾,经济勋阶此发途”则进一步强调了王苍野在政治上的成就和贡献,暗示了他在治理地方、推行政策方面的卓越能力,以及其在经济和军事战略上的高超见解。
最后,“愧我请缨建素志,尚余衰鬓老江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王苍野那样建功立业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王苍野年岁已高仍坚守岗位的敬佩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王苍野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明代官员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