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无脚桥》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以“无脚桥”为题,巧妙地描绘了一座无形却能承载重负的桥梁,象征着变革与救济的力量。
首联“枘凿关连壮,横空不可摇”,以“枘凿”比喻变革与创新,形象地描绘了变革的坚定与壮丽,即使在空中也稳固无比,无法动摇。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枘凿”这一木工术语,赋予了变革以实体感和力量感。
颔联“激波无雁齿,跨岸只虹腰”,进一步描绘了这座“无脚桥”的独特之处。它跨越两岸,如同彩虹般连接天地,却没有任何具体的支撑点或结构,仿佛是凭空而立,却能承载万物。这里的“雁齿”可能暗喻传统或常规的支撑方式,而“无雁齿”则强调了变革的创新性与超越性。
颈联“改制千年取,倾舟众患消”,表达了通过持续不断的变革,可以克服千年的难题,消除众多的困扰。这不仅是对历史变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变革的期待,暗示了变革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尾联“乘舆济人者,为惠固相辽”,将“无脚桥”比喻为承载人民福祉的交通工具,强调了变革对于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这里的“乘舆”既指帝王出行的车驾,也泛指任何能够承载和传递福祉的手段。通过变革,人们得以摆脱困境,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无脚桥”的描绘,寓意深刻,不仅赞美了变革的力量,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