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高炳的《望庐山》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观和自然之美。首句“庐山出青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庐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气势。接着,“众山揖平地”运用拟人手法,写其他山峰谦逊地向庐山致敬,凸显庐山的崇高地位。
“风吹香炉烟,散作九江翠”描绘了香炉峰上缭绕的烟雾在风中飘散,为山色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迷蒙,使得整个九江都仿佛被翠绿的烟雾环绕。“我行到江口,遥指山外湖”则叙述了诗人行至江边,远眺庐山之外的湖泊,景色更加开阔。
“江水忽如线,青天半日无”运用比喻,形容江水在远处看如同细线,而天空湛蓝,连绵不断,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飞帆掣流流不极,千里犹将见山色”进一步渲染了江上的航行,船帆疾驰,即使千里之外,山色依然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此中宜有谪仙人,欲往从之不可得”,诗人感叹庐山景色如仙境,似乎隐藏着谪仙般的隐士,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秀美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