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尹默所作的《秋明室杂诗》之十。诗中,作者以世事的得失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他指出,世间情势复杂多变,唯有通达之人能理解其中的关键,这关键被《易经》所揭示,它是人们面对忧患时的重要指南。日月光明,阴阳交替,揭示了宇宙间的不变法则,尽管表面现象各异,但背后的原则是统一的。
诗人强调,《易经》的精义在于简易而深奥,三部《易》其实是一个整体,道理相通。无论是远古的寓言还是眼前的观察,都能体现这一原则。然而,如果离开实际去空谈或脱离经典,就会失去真谛,陷入虚妄。最后,诗人提醒人们应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让外在事物牵动心灵,做到不为表象所役使,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易》的智慧。整首诗体现了沈尹默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入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