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其四)

西山遥望日氤氲,矫矫东驰万马群。

固国已知天设险,为霖还赖石生云。

根盘钜野河流绕,势接诸陵王气殷。

闻道朋游多乐事,春风吹酒不成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意蕴。首句“西山遥望日氤氲”,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远眺西山时,晨雾缭绕、日光微晕的朦胧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矫矫东驰万马群”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奔腾的万马,既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又赋予了动态之美。

“固国已知天设险,为霖还赖石生云”两句,表达了对西山自然险峻之美的赞叹,并暗示了它在国家防御和降雨方面的重要作用。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西山独特地理环境价值的肯定。

“根盘钜野河流绕,势接诸陵王气殷”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西山与更广阔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描绘了它作为自然屏障与文化象征的双重意义。通过“钜野河流绕”和“诸陵王气殷”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元素,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最后,“闻道朋游多乐事,春风吹酒不成醺”则转而描写与友人共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美景的热爱。春风吹拂,虽有饮酒之意,却因美景与友情的交融而未显醉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山的自然美、历史底蕴以及与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联系,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其五)

渺渺西湖映绿袍,相携临水试连鳌。

已教颍上居风下,未许杭州索价高。

波接玉河通御气,云流银浦见秋毫。

芙蓉万顷皆蒙泽,不信东风在杏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其六)

琼林宴罢出瑶京,胜水佳山处处行。

乡使南归金帖寄,日华东上庆云横。

人间富贵春三月,天上中和乐九成。

自笑无媒林下客,白头犹未济文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其七)

北望居庸万仞关,重重深锁白云间。

金汤塞险都城壮,亭障乘边苑马闲。

田畯劝农春茇野,虞人校猎晓罝山。

郊行祗拟观形胜,不为韶华久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其八)

天风吹送上云梯,罗袜生尘草被堤。

黄榜题名双阙下,青山迎马九门西。

花明禁苑春初媚,柳拂宫袍绿未齐。

几度醉归更漏永,银河斜转玉绳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