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哉行(其二)

十年拭一剑,用尽华阴土。

忽然被摧折,霜锋陷如龋。

既璺不可合,既缺不可补。

呼水再炉锤,寸心苦复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惜哉行(其二)》,是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这首诗,诗人以一把历经十年磨砺的宝剑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事物易损的感慨。

首句“十年拭一剑”,形象地描绘了宝剑在时间的打磨下逐渐变得锋利的过程,暗示了岁月的积累与成长。接着,“用尽华阴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把剑的珍贵与磨砺的艰辛,华阴土象征着磨砺的材料,也暗含了宝剑价值的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忽然被摧折,霜锋陷如龋”两句,转折突兀,描述了宝剑最终因某种原因而损坏,锋利的刃口如同蛀蚀一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事物不可避免的衰败与毁灭。

“既璺不可合,既缺不可补”则揭示了损坏后的不可逆性,即使尝试修复,裂痕也无法复原,缺口也无法填补,寓意着人生中某些损失或遗憾无法挽回。

最后,“呼水再炉锤,寸心苦复苦”表达了诗人对宝剑命运的同情与无奈,即使使用水和炉锤再次尝试修复,内心的痛苦却难以消除,隐含了对生命中无法避免的挫折与痛苦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宝剑的命运变迁,寓言般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以及面对时间流逝和事物衰败时的无力感,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一)

日日还家日,如何日日违。

西风嘶羸骑,朔雪点征衣。

官路程难定,归途信自稀。

百方聊慰解,心事乱云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二)

期在仲冬末,过期犹远游。

简图稽马邑,指日计苏州。

客路南来近,离思北向愁。

中途遇良友,傥此为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三)

薄宦本无味,徒牵离索情。

觐颜知捧玉,纳手苦怀冰。

古驿听严鼓,黄昏对短檠。

何时卸尘韅,团坐话东征。

形式: 五言律诗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四)

马首苦风霜,遥知忆故乡。

日高墙角煖,酿熟瓮头香。

岁暮情相昵,初归味倍长。

如何困修阻,劳我别离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