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伞峰

贤相昔未遇,耶溪藏卧龙。

宛然东山居,已韵西林钟。

仲氏亦遐旷,尔来习高踪。

杨公偶閒暇,中贵同游从。

曲渚拥驺驭,回潭转艨艟。

既登寅缘岸,遂践岧峣峰。

径侧萦巨石,磴危攀茂松。

伞开自罗列,笥闭谁箴封?

迥立霄汉表,俯看严嶂重。

远村暮杳杳,秋海晴溶溶。

染翰纪胜绝,飞觞畅心胸。

仍闻待新月,归棹何从容。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从前贤相未被赏识,耶溪隐匿着卧龙般的才子。
他犹如东山再起的名士,已与西林寺的钟声共鸣。
仲氏也志向高远,自从那时起就追求高尚的足迹。
杨公偶然闲暇,与权贵一同游览。
弯曲的水湾簇拥着车马,回环的潭水旋转着战舰。
登上岸边后,我们踏上了险峻的高峰。
道路旁边环绕着巨大的石头,陡峭的石阶上攀爬着茂密的松树。
打开的伞自然排列,谁又会去密封那些竹箱呢?
我独自矗立在云霄之上,俯瞰着深深的山嶂。
远方的村庄在暮色中模糊,秋天的海洋晴空万里。
挥毫记录这美景,举杯畅饮以抒发胸怀。
听说还要等待新月升起,归舟悠然离去。

注释

贤相:古代指有才能的宰相。
耶溪:地名,可能指浙江的某条溪流。
卧龙:比喻有才华而未被发现的人。
东山居:比喻隐居或复出的地方。
西林钟:指西林寺的钟声,象征宁静或召唤。
仲氏:姓氏,这里泛指人名。
遐旷:志向远大。
尔来:自那以来。
高踪:高尚的足迹,指追求的境界。
杨公:指杨姓的某位人物。
中贵:宫中权贵。
曲渚:弯曲的水边。
驺驭:驾车的马匹。
艨艟:古代战船。
岧峣峰:形容山峰高峻。
径侧:路边。
巨石:大石头。
磴危:陡峭的台阶。
伞开:打开的伞。
笥闭:封闭的竹箱。
箴封:密封。
霄汉表:云霄之上。
严嶂:险峻的山嶂。
杳杳:幽深不明。
溶溶:晴朗无云。
染翰:挥毫书写。
纪胜绝:记录壮丽景色。
飞觞:举杯畅饮。
心胸:内心情感。
新月:夜晚的月亮。
归棹:归航的船只。
从容:悠闲不急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登山的经历和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个人情操的抒发。开篇便设定了一个高远的意境,“贤相昔未遇,耶溪藏卧龙”暗示诗人之前未曾遇到过如此非凡之景,如同发现了一条隐藏在耶溪的卧龙。紧接着,“宛然东山居,已韵西林钟”则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地的美丽与和谐,宛然自若,似乎已经融入了自然之中。

“仲氏亦遐旷,尔来习高踪”中的“仲氏”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位登山高手,而“尔来习高踝”则表明诗人自己也在不断地攀登高峰,以追寻前人的足迹。接着,“杨公偶閒暇,中贵同游从”一句中“杨公”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与“中贵”共同游历,这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交流。

在诗的后半部分,“曲渚拥驺驭,回潭转艨艟”通过对水流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山间溪流的美丽景观。紧接着,“既登寅缘岸,遂践岧峣峰”则直接点明诗人已经攀登上了高峰,而“径侧萦巨石,磴危攀茂松”更是将这种险峻之处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伞开自罗列,笥闭谁箴封?”一句中,“伞”指的是山峰上的石室或简陋的避难所,而“笥”则可能是用来储物的器具,这里的疑问似乎是在探寻这些自然形成的空间与人工构筑之间的关系。最后,诗人站在高处俯瞰,“迥立霄汉表,俯看严嶂重”一句中“霄汉表”可能指的是天边的界限,这里强调了诗人所达到的高度和视野之广。

诗尾部分,“远村暮杳杳,秋海晴溶溶”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最后两句“染翰纪胜绝,飞觞畅心胸”则表达了诗人通过书写来记录此行所得,以及内心的满足和畅快。而“仍闻待新月,归棹何从容”则留下了一种期待未来的悠然态度。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远的胸襟。

收录诗词(1)

陈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僧

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

止若员底器,常恐他物触。

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

形式: 古风

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

形式: 押[青]韵

梦里换春秋。

形式: 押[尤]韵

上元夜效小庾体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

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