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其十九)

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皇家柳树的枝条长长地垂挂在玉色的栏杆上,
不必因为百花凋零而感到伤感。

注释

御柳:指皇家园林中的柳树,常用于象征皇权或春天的到来。
丝长挂:形容柳条柔软且长,随风飘动。
玉栏:精致的白色栏杆,可能指宫殿或园林中的装饰。
惆怅:因失落或哀愁而心情沉重。
百花残:各种花朵凋谢,春季即将过去。
三月春虽晚:虽然已经是三月,但春天还未完全结束。
金舆:华丽的马车,常用来代指皇帝出行。
看牡丹:欣赏牡丹花,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富贵和吉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宫中春日游乐的画面,通过对御园中柳丝和牡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这两句开篇先设定了一个皇家园林的场景,其中“御柳”二字即点出了环境的高贵,"丝长挂玉栏"则形象地描绘出柳丝随风轻拂而下,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而“不须惆怅百花残”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珍视,不必为即将凋谢的其他花朵感到惆怅。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和观赏对象的转换。“还知”表明诗人对时节的敏感和把握,“三月春虽晚”暗示了春天虽然已经较晚,但仍旧值得欣赏。而“好从金舆看牡丹”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家游乐的特点,"金舆"象征着皇家的尊贵,"看牡丹"则是对美景的专注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御柳与牡丹的描写,以及对春天时光的珍视,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闲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艺术享受。

收录诗词(104)

张公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宫词(其八十五)

掖庭初选即知名,新学吹箫数曲成。

天上仙姝元不识,人间安得咏倾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宫词(其八十七)

东君回驭已春残,红日长时人意闲。

玉鼻琵琶声正急,更怜莺语亦绵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宫词(其三十二)

万字阑干菊半开,更怜清露点莓苔。

仙韶使副呈新谱,得旨重阳侍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宫词(其六十五)

交直归来绣幕开,红炉互劝辟寒杯。

谁知飞雪轻狂意,倒学佳人舞袖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