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其三)

江南九月秋风落,杀气如云暗城郭。

浓霜凄凄日色薄,玉叠鼓寒声不作。

绿草夜奏兰台宫,问天乞借襄王雄。

前驱蜚廉后丰隆,一洗狐兔无留踪。

呜呼三叠兮秋夜肃,变作南风五弦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其三)》描绘了江南深秋的肃杀景象。首句“江南九月秋风落”,点明时令,秋风已至,落叶纷飞,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杀气如云暗城郭”运用比喻,形容秋风带来的寒意和紧张气氛,仿佛乌云蔽日,笼罩着城市。

“浓霜凄凄日色薄”进一步渲染秋日的冷峻,霜降加重,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显得更加凄凉。诗人以“玉叠鼓寒声不作”暗示战鼓沉寂,隐含战事或动荡的气息,增添了画面的紧张感。

“绿草夜奏兰台宫,问天乞借襄王雄”通过想象,将草木赋予人的情感,它们在夜晚似乎在兰台宫中奏响,向天祈求古代英雄襄王的力量,展现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呼唤。

“前驱蜚廉后丰隆”借用了神话中的风神,形容风力之大,能够扫除一切障碍,象征着力量与正义。“一洗狐兔无留踪”则寓意着清除邪恶,恢复安宁。

最后两句“呜呼三叠兮秋夜肃,变作南风五弦曲”以音乐收尾,将秋风的肃杀转变成南风的柔和,寓意着从紧张到平静的转变,也寓言着诗人内心的顿悟和对和谐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风的威力与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望

阶除萤火乱纵横,独立虚无见紫清。

北斗三更昏夜色,南风五月变秋声。

思归不但如王粲,恸哭真应似贾生。

天上银河千尺水,几时能洗永休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方岩喜雨

触热区区到上方,疏帘小簟梦秋光。

片云忽作千峰暗,一雨能为五月凉。

从此洗兵无战伐,况今多稼免逃亡。

天涯野客虽寥落,吟罢新诗喜欲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庚子春三月梦与梁生建中回故居

春宵苦梦短,合眼在故乡。

今宵复何为,历历所见详。

天风吹我巾,明月照我裳。

手持绿玉筇,衿佩同翱翔。

路从北郭门,径诣先茔傍。

五年缺洒扫,青草如人长。

不忍遽去之,徘徊流涕滂。

迂行羊角埂,载出甘泉坊。

河西与河东,人烟眇相望。

屋庐间新旧,田园半榛荒。

故友四五人,相逢诉衷肠。

剪韭焚枯鱼,款坐陈酒觞。

喜极仍自疑,兵戈正纷攘。

人生无羽翮,何以逾津梁。

齧指验所经,恐为覆蕉隍。

鸡鸣声喈喈,惆怅身在床。

山川限吴越,依旧天一方。

辗转久不寐,郁纡祗自伤。

披衣起待旦,聊以成短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喜雨行

六月骄阳逞炎热,日日南风赤如血。

东田西田水绝流,土膏尽作龟兆裂。

今晨白帝行新秋,乾坤早觉阴云稠。

翻江到海龙用壮,雨声不断寒飕飕。

瓯窭洼邪尽生意,顷者萎黄复苍翠。

野老迎神拜且呼,农夫赊酒欢还醉。

草阁道人无寸田,也复起舞歌丰年。

年丰但愿饱吃饭,底用枯肠五千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