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舟中

岷峨雪尽生春水。江阔盘蛟喜。兰桡晓发大江东。

回望银宫金阙五云中。来时秋渚蒹葭老。

归日春花早。客身千里似征鸿。

恰恰秋来春去总相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的《虞美人·舟中》描绘了一幅舟行江上的动态画面。首句“岷峨雪尽生春水”以岷山、峨眉山的雪融为背景,象征着冬去春来的时节变换,江面因此水量充沛。接下来的“江阔盘蛟喜”形象生动,蛟龙在宽阔的江面上翻腾,展现出江水的活力和生机。

“兰桡晓发大江东”描绘了清晨乘舟出发的情景,兰木制成的船桨划破黎明,驶向东方。诗人回首望去,“回望银宫金阙五云中”,将视线投向远方,想象宫殿如仙境般悬浮在云雾之中,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意象。

下片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来时秋渚蒹葭老”回忆起离家时的景象,秋水边的芦苇已枯黄,时光流转,物换星移。而“归日春花早”则预示着归程中的惊喜,尽管离家已久,但春天的花朵已经早早开放,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

最后两句“客身千里似征鸿。恰恰秋来春去总相同”以鸿雁自比,表达出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感,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是秋天的离别还是春天的重逢,人生的旅途总是相似,充满了无常与轮回。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舟行江上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江上阻风

叠浪堆琼,横烟织素。停桡避险湾头住。

汀洲连水水连云,何曾迷却归人路。

今夕聊淹,明朝须去。休愁休怨休嗔怒。

还家正属好风光,啼莺无数花千树。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醉落魄

苍厓翠谷。闲云一片无拘束。田庐村巷经行熟。

无取无求,曳杖看修竹。道人邀我岩居宿。

小槽白酒过醽醁。醉来只唱山中曲。

无价清欢,何必论金玉。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燕归慢.上巳雨

花径萧条。恰桃霞已尽,梨雪初飘。

云霾嗔丽景,风雨妒佳期。山中行乐本寥寥。

那更值、年荒酒价高。诸生共高咏,只闲静,胜嬉游。

千嶂暝,故人远,泞妨马,水平桥。

象筵宝瑟何由见,与谁共羽觞浮。

兰亭遗迹长蓬蒿。怎能句、山阴棹小舟。

对景度新曲,独堪向,故人求。

形式: 古风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