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赵东阁的追忆与评价,展现了其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形象。首联“东阁王孙贵,才名似谪仙”以“王孙”这一贵族子弟的称谓开篇,暗示赵东阁出身不凡,同时以“谪仙”比喻,赞美其才情出众,仿佛天降的才子一般。颔联“可怜颁郡下,不及盖棺前”则表达了对赵东阁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他虽在官场有所作为,但未能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便离世了。颈联“家乏千金计,诗应万古传”转而谈论赵东阁的家境与文学成就,虽然物质上可能并不富足,但他的诗歌作品却能流传千古,永载史册。尾联“生来同四柱,岂料哭君先”以一种悲凉的语气收尾,指出赵东阁与自己同岁出生,未曾料到会先于自己离世,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早逝的深切哀悼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刻画了赵东阁这位才子的生平与命运,以及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