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瑶岛仙庐图

虎头有三绝,丹青尤擅长。

崇峰腾碧霭,断岸跨朱梁。

萝结藏真馆,花明屏息房。

广成参道诀,黄石悟心方。

琼树依岩末,青芝立涧傍。

山童持玉简,羽客佩琳琅。

应见游麋鹿,翱翔起凤凰。

丹梯萦百折,仙路夐非常。

泉落众山雪,虹飞千锦张。

设施神秀发,点缀韵清扬。

金石归天府,璠玙岂雁行。

应知还聚散,今再属珍藏。

夙觏仍非偶,悠然入化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顾恺之的《瑶岛仙庐图》中的仙境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画中仙山琼阁、奇花异草、仙人羽士以及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诗中以“虎头有三绝,丹青尤擅长”开篇,赞美顾恺之在绘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诗人通过“崇峰腾碧霭,断岸跨朱梁”描绘出仙山的雄伟与壮观,碧绿的云雾环绕着高耸的山峰,断崖上横跨着朱红色的桥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萝结藏真馆,花明屏息房”则进一步展示了仙居的幽静与神秘,藤蔓缠绕的真馆隐藏于繁花之中,花香弥漫的房间让人屏息凝神,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

“广成参道诀,黄石悟心方”暗示了画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修行之道,广成子参悟道法,黄石则象征着智慧与真理,引导着观者深入思考。

“琼树依岩末,青芝立涧傍”描绘了仙山上的奇异植物,琼树生长在岩石的边缘,青芝矗立在溪流旁,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灵性。

“山童持玉简,羽客佩琳琅”则刻画了仙山中的生活场景,山童手持玉简,羽士佩戴琳琅,体现了仙人的悠闲与自在。

“应见游麋鹿,翱翔起凤凰”预示着仙山中充满了自由与和谐,麋鹿在山间游走,凤凰在天空翱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丹梯萦百折,仙路夐非常”描述了通往仙境的道路曲折而遥远,需要经过无数的考验与修行才能到达。

“泉落众山雪,虹飞千锦张”描绘了山间的瀑布如同雪花般落下,彩虹在阳光下绚丽绽放,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设施神秀发,点缀韵清扬”强调了仙山的美景是由神灵所创造,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韵律清扬,令人陶醉。

“金石归天府,璠玙岂雁行”表达了对仙山中珍贵宝物的赞美,金石归于天庭,璠玙(美玉)更是稀世之珍,无法与之相比。

“应知还聚散,今再属珍藏”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聚散,如今再次将这幅画珍藏起来,意味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传承。

“夙觏仍非偶,悠然入化乡”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画中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在梦中相遇也非偶然,最终能悠然地融入化境,达到心灵的升华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瑶岛仙庐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69)

柯九思(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关仝秋山凝翠图

关仝善绘事,上宗洪谷师。

长素写幽兴,宛似清秋时。

天高气为肃,野旷山自奇。

郁郁青于染,巍巍翠欲垂。

远村人语动,近水渔梁支。

霜飞万木变,风冽千家稀。

空江渺无际,虚阁客有期。

深情归惨澹,浅绛多媚姿。

宣和昔年袭,人世何时遗。

子虚惬所慕,把玩常在兹。

会合不易偶,聚散聊自怡。

书罢尔携去,何禁神为驰。

形式: 古风

范宽江山秋霁图

华原范中立,深得丹青要。

仙游几百年,声誉尚流耀。

图成三尺缣,旷远多诗料。

山回起蚕丛,水涨没寒潦。

落叶入空江,清晖映丹峤。

归人望故原,栖禽集苍筱。

轻舸溯中流,虚阑挂斜照。

髣髴瀛海间,无限足清眺。

何知荆与关,奚让唐吴道。

愧余涉黄尘,未得无声奥。

片语何足论,临风付长啸。

形式: 古风

王叔明天香书屋图

颍川有高士,落落无常居。

不爱城市游,乃向岩壑庐。

开窗俯西野,纵目聊自娱。

青山望中来,白云与之俱。

森森芳桂林,濯濯朝雨馀。

良时会佳朋,尊酒散襟裾。

岂无荣宠念,穷达各有途。

山来不必麾,山去不必呼。

仙人王子蒙,挥洒作新图。

优游自成趣,奚必谷名愚。

形式: 古风

赵仲穆秋山访友图

万壑寒萧森,千章树苍老。

溪锦新织成,云文初脱稿。

茅屋倚幽丛,鹿麋卧深草。

呼童扫绿苔,晏坐听黄鸟。

江山如有情,展卷舒怀抱。

囊琴为寻幽,不辞涉深窅。

疏林间红叶,远远出山杪。

烟霭互吐吞,恍若笼轻缟。

从来赵王孙,胸次有三岛。

置之青玉几,云雾时旋绕。

变幻为虎踞,光怪凝龙矫。

只此一洞天,愈探愈不了。

山形虽浑成,石貌实妍巧。

宛然山阴游,万状难分晓。

骨力故清奇,因知得名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