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日登城》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
首句“尘沙日日黦征衣”,开篇即以“黦”字生动地描绘出征衣在日复一日的风沙中逐渐变得污浊不堪的景象,暗含着诗人长期在外奔波的艰辛与不易。
“百尺高城倚落晖”一句,通过“百尺”这一夸张的数字,形象地展现了城墙的高度,同时“倚落晖”则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夕阳的余晖中沉静下来。
“风飐花梢三月尽,春随芳草一时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花枝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春天即将逝去的故事;而春意随着芳草的蔓延,似乎也在宣告着春天的回归。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渐看海上流莺老,又恐江皋暮雨霏”,诗人将视线从陆地转向海洋,看到海上的流莺(海鸟)渐渐衰老,又担心江边的傍晚会下起细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我是狎鸥新伴侣,白云何事向南飞”,诗人自比为与鸥鸟结伴的新朋友,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白云向南飞的行为似乎在询问或暗示着某种深意,可能是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或是对某种精神追求的表达。
整体而言,《春日登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登高所见的自然风光图,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