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虽以宾师待,几于妾妇然。
不羞君割地,谩对客谈天。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虽以宾师待,几于妾妇然”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即便受到了主人像对待宾客一样的优厚款待,但自己却感到像家中的妻子般的亲切与温暖。这反映出主人对客人的高度尊重和照顾,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款待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不羞君割地,谩对客谈天”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胸怀。这里的“君割地”可能指的是统治者划分疆域,“不羞”意味着诗人对于这种现象并不感到羞愧或困扰,而是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与客人谈论天文之事。这显示了诗人超脱物外、胸怀宽广的一种高洁情操。整体来看,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也反映出他们对于个人境遇的豁达态度。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茂陵轻朴学,宽对乃忻然。
口谩谈三代,书才说一篇。
俱著锦衣裳,凭谁办绿黄。
可怜君耄矣,贤嬖不贤姜。
不能战涿鹿,聊复隐崆峒。
挥手谢轩帝,毋烦顺下风。
土室不堪处,其如瘴毒何。
莫年款段马,有愧少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