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燕九日宿板桥,用甲申旧韵成解

烟雪晚萋迷。山与云齐。绿螭骢子背风嘶。

终日一鞭岚翠里,染透春衣。燕九唤金卮。

戍鼓声迟。闲愁休上紫芝眉。

十六年来春似水,红板桥西。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烟雪黄昏的山野景象,诗人骑着绿螭骢马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马儿在寒风中嘶鸣。他整天策马穿行于岚翠之间,烟雪与山色交织,使得春衣都被染上了深深的绿色。词中的“燕九”可能是节日或人物的代称,诗人在此时被唤来举杯畅饮,然而戍鼓声声,显得夜晚格外漫长。

诗人借酒消愁,却告诉自己不必过于忧郁,试图以紫芝(一种植物,象征高洁)的淡然态度面对。他感慨十六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回首往事,仿佛就在那红板桥西。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色和时光流转,表达了词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回忆。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后院小屋三楹,窗临玉河,偶拈小令写之

圆荷小叶青如镜。游鱼吹絮波光定。轻雨绿濛濛。

亭栏黯淡红。景山残照夕。罗袖当窗立。

纤手上银钩。眼波无限秋。

形式:

瑞鹤仙

暖风梅豆熟。城南路、一片清阴乔木。斜街数间屋。

称朱衣双引,雪珂鸣玉。盐官旧筑。

记新桥、文桑尚绿。

老来三懒,怕香径踏花,雨榭烧烛。

前辈风流谁继,学士仙才,不殊玉局。雅邻任卜。

前花市,后修竹。

更藤阴残照,奇书千本,金风亭长自曝。

胜吾庐、茧纸图成,卷葹小幅。

形式:

桂枝香.己亥五月初七夜,寿平招同古微、逊庵观名伶桂凤演《宛城》一剧,赋此赏之

罗衿麝袭。更海样华灯,良宵初七。

筝柱十三金雁,宝鬟盈尺。

南风五月清无价,况红樨、暗吹香息。

晚花犹俊,秋娘未老,靓妆明逸。正荡妇、高楼倚笛。

便迎归甲帐,锁春严密。一霎金戈铁马,翠钿狼籍。

山眉水眼盈盈处,泪燕支、秀靥红湿。

浅颦深笑,消魂无限,为伊倾国。

形式:

凤箫吟

飐桐花、么鸾最小,谁抛十斛明珠。

郑樱桃再世,艳歌回雪,更腻手搓酥。

舞台花乱落,效鸳鸯、模样无殊。

是照水惊鸿,较他洛浦何如。扶疏。

小巢芳树,惯曾留住金耳华车。

紫茸茵并坐,玉莲杯共饮,花底相于。

宋家红杏死,甚青衣、不负尚书。

剩此夕、缠头百万,重上氍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