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秋夜四首(其二)

乍见山河影,西窗一抹痕。

渐多微碍树,又上欲当门。

孤客荒吟思,沈疴负酒樽。

掩关愁索卧,牢落梦中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山斋,于秋夜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首句“乍见山河影”,以“乍见”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初见山河倒映在窗户上的瞬间感受,仿佛是自然界的美景突然闯入了静谧的室内,给诗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触动。

接着,“西窗一抹痕”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景象的具体形态,一抹山河的影子在西窗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既简洁又富有画面感。这种景象不仅美,还蕴含了一种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让人不禁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

“渐多微碍树,又上欲当门”两句,通过描述山河之影逐渐增多,开始遮挡树木,甚至似乎要挡住门口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景象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安或期待。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得以细腻地展现出来。

“孤客荒吟思,沈疴负酒樽”则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作为“孤客”,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忧郁,而“荒吟思”则表达了他在这种孤独中试图通过吟诵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沈疴”一词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而“负酒樽”则可能意味着他试图借酒消愁,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反而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最后,“掩关愁索卧,牢落梦中论”两句,将诗人的行为和情感推向了高潮。在关闭房门后,诗人独自愁苦地躺在床上,思绪万千,甚至在梦中也难以摆脱这份愁绪。这一场景深刻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疾病和生活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以及他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度。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山斋秋夜四首(其三)

不寝非关冷,何悲亦为秋。

井栏鸣斗叶,帘角入牵牛。

书剑怜生计,江湖感昔游。

披衣行更坐,风露一萤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斋秋夜四首(其四)

纂纂将英菊,离离就熟葵。

叶明团露细,香暗著风迟。

客味闲难得,秋心静易知。

呼童看北斗,城柝夜何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泞道示仆

我还尘满面,尔敢足争人。

努力泥途走,回头虎豹嗔。

目原无富贵,心莫枉酸辛。

归去衣聊浣,先酬五字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健马篇

健马可用而不可用,老马不可用而可用。

君不见健马一日可万里,腾风掣电血微泚,失脚已困沟中水。

健马不可用而可用,老马可用而不可用。

君不见老马百战胆不寒,出生入死天地宽,血肉臭腐皮骨干。

马兮马兮予心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