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叶齐贤的《题水村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边村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首句“坐窗不遨呻蠹竹,兀兀那知髀生肉!”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独自静坐窗前,沉浸在思考中的状态,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只有内心的沉思与自我反省。这里运用了“虱”和“髀”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深入思考时的专注与忘我。
接着,“眼明见此水边村,浣我胸中尘百斛。”诗人突然眼前一亮,看见了水边的村庄,这让他心中的尘埃得以洗涤,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的“浣”字用得恰到好处,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净化过程。
“荒山寂历苍烟斜,惊风飒飒鸣蒹葭。”描绘了一幅荒山苍茫、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风吹过芦苇发出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的“惊风”与“鸣蒹葭”相呼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平沙暮寒群雁起,垂柳掩映幽人家。”描述了傍晚时分,平沙上寒气袭人,一群大雁从天际飞起,而垂柳掩映下的村庄则显得格外幽静。这一句通过雁起和平沙的对比,以及垂柳的点缀,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风流王孙摩诘手,妙处端如神所授。”诗人将自己对画作的感受比作唐代著名画家王维(摩诘)的作品,认为其妙处如同神灵所赐,表达了对画作高超技艺的赞赏。
“等閒点缀皆精妍,怪底秋光生户牖。”诗人赞叹画中随意点缀的景物都显得精致美丽,仿佛秋天的光线也因之而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我家本住松江滨,恍然一见融心神。”诗人回忆起自己居住在松江畔的经历,仿佛眼前的画作与记忆中的场景融为一体,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他年卜筑遂君志,留取青山容散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水之间建造居所,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水村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其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