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四首(其四)

毁誉何常,权势易为名。毁誉何常,权势易为名。

乘风呼长,非疾其声。窈国侯门,仁义所并。

兰生幽谷,孰扬其馨。歌以言之,权势易为名。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秋胡行四首(其四)》由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通过对比权势与名声的易变性,以及自然界的恒定与人类行为的相对性,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毁誉何常,权势易为名”,开篇即点出主题,指出评价和名声并非永恒不变,权力和地位也容易成为获取名声的手段。接着,“乘风呼长,非疾其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在权力的推动下,人们的声音或行为可能被夸大或加速,但真正的价值并不因此而改变。

“窈国侯门,仁义所并”则进一步探讨了社会结构中的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暗示即使在显赫的地位和权力中,仁义的价值依然重要,不会因为外在的权势而被忽视或取代。

“兰生幽谷,孰扬其馨”通过兰花生长在幽谷中,即便无人知晓,其香气依然自然散发的景象,象征着真正的美德和才华,无论环境如何,都会自然流露,不需刻意张扬。

最后,“歌以言之,权势易为名”总结全诗,强调了通过诗歌这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权势与名声易变性的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和名声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在的品质和道德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恒定与人类行为的相对性为线索,探讨了权力、名声与内在品质之间的关系,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门行

出西门,步慢移。相逢不尽欢,明日安知。

知尽欢,今日已迟迟。车中有斗酒,与子各尽卮。

何能朝田暮,舍桎梏。夫翁为杨花飞,马蹄滑。

请问冢中枯,今朝几行客。

生年苦不长,死年苦不短。

万岁与千秋,去者无再转。

及时行乐不须疑,崦嵫日暮夫何远。

形式: 乐府曲辞

东门行

出东门,望洛阳。来入门,惨欲伤。

釜中无宿粒,回视桁上无悬裳。

绝裾出门去,妻子思徬徨。

他家自图富贵贱,妾与君,甘糟糠。

甘糟糠,上用青冥天,下为儿女成行。

时清法严,吏议难完。

君应记取莫相忘,行前路苦忙望君行慎行藏。

形式: 乐府曲辞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风尘何苦颜。

执手前致问,果得心所欢。

含词未及吐,慷慨先长叹。

自离江南土,十载走长安。

复当从此别,故乡何日还。

形式: 乐府曲辞

白头吟

昔者凤求凰,翱翔归故乡。

今者呼凤凰,颉颃乃无常。

新人枝上花,旧人花落枝。

花落无再好,枝是旧花枝。

与君久当炉,梳头不对镜。

君心有改移,开镜始自省。

君家绿绮琴,可以扬清音。

今朝弹一曲,一弦觉一心。

不见昨流水,今朝流水是。

愿得新人欢,无如旧人弃。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筛筛。

锦江西下水,一去何时归。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