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程庭的《咏史(其三)》以深沉的历史感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令人同情又充满悲剧色彩的画面。"俛首儿皇剧可怜",首句中的"俛首"形象地刻画了一个低眉顺目的孩童形象,可能象征着软弱无能的君主,"儿皇"则暗示了统治者的幼稚和无助,"剧可怜"表达了对这种境况的深深同情。
"石郎千载负余膻","石郎"通常指代顽固不化的权臣或奸佞,"负余膻"暗指他们长期掌握权柄,积累了腐败的气息。这句诗揭示了权臣对国家造成的长久危害。
"空传十万横磨剑","十万横磨剑"象征着国家曾经的强大武备,然而"空传"二字揭示了这些武器并未用于保家卫国,而是徒然存在,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却陷卢龙四百年","卢龙"可能指的是边疆重镇,"四百年"则强调了这种困境的持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长期陷入困境,无法摆脱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权力失衡、奸佞当道导致国家衰落的深刻主题,具有强烈的讽刺和警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