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琅琊寺(其一)

窅然天地岂人寰,紫翠无穷十里间。

閒看古松寻坐石,偶随流水入深山。

四时花在岩岩好,何物僧来个个閒。

我有新诗三百首,苍岩题遍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自然的游历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琅琊寺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宁静。首句“窅然天地岂人寰”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超脱世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之中。接着,“紫翠无穷十里间”则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脉层峦叠嶂、绿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閒看古松寻坐石,偶随流水入深山”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漫步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悠闲地观察古老的松树,寻找一块适合静坐的石头;偶尔随着潺潺溪流,踏入幽深的山林,体验自然的神秘与宁静。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不仅让人心旷神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四时花在岩岩好,何物僧来个个閒”则表达了四季更迭中,山岩间花开不败的美好景象,以及僧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僧侣们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我有新诗三百首,苍岩题遍不知还”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次游历的收获——灵感与创作。他在这片自然之中找到了灵感的源泉,创作了三百首诗歌,并在苍岩之上留下了印记,似乎已经沉浸在这份创作的喜悦与满足之中,忘记了归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灵感的喜悦,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龙泉寺泉

一泓泻此下烟萝,坐我幽深古涧阿。

树霭散分千太极,镜光摇动百东坡。

云天荡漾看时满,风月招邀坐处多。

岩畔有人如会意,数声全是濯缨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观庄严寺大树

杏坛风雨有桓魋,此树能容老翠微。

梦里几番全是幻,人间万事果谁非。

繁阴蔽日三千界,黛色参天五十围。

我欲南堂借斤斧,不胜三匝绕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承马侍御过访(其一)

清江大树老夫家,只许衡门管岁华。

云谷有诗皆感寓,柴桑无酒不黄花。

百年事业长镵老,万里风云醉眼赊。

何处西台贤御史,也来垂眼钓鱼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承马侍御过访(其二)

江天万里一贫家,此老能来共物华。

到处小滩横钓艇,我家明月照梅花。

山中野鹿元相伴,江上清风不用赊。

拾得支机遗石否,年年星汉望仙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