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时事如颓屋,谁堪任栋梁。

国贫僧牒贱,边病檄书忙。

有分忧宗社,无才出举场。

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世事如同破败的房屋,谁能担当起栋梁之重任。
国家贫穷,僧侣的身份也变得微贱,边境战事频繁,公文忙碌不停。
我有心忧虑国家和宗族,但没有才能在科举场上崭露头角。
我不该与王谢这样的世家子弟一同,含泪目送夕阳西下。

注释

时事:指当时的社会状况。
颓屋:破败的房屋,比喻衰败的局势。
栋梁:比喻重要的支柱或人才。
国贫:国家经济贫困。
僧牒贱:僧侣地位低下。
边病:边境战乱。
檄书忙:军事文书繁忙。
有分:有责任。
宗社:国家和家族。
举场:科举考试场所。
王谢:古代世家大族。
挥泪:含泪。
斜阳:夕阳,象征晚年或衰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景象,诗人通过“颓屋”、“国贫僧牒贱”等意象表现出对时事的忧虑和无奈。"谁堪任栋梁"一句表达了寻找能够支撑国家危局的人才难以可得的情形,而"边病檄书忙"则暗示着国防不稳,边疆频传警报,使人心忧虑。

诗中“有分忧宗社,无才出举场”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焦急和无力感。在古代社会,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无才出举场"则意味着即便通过考核,也难以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得到朝廷重用的哀伤和悲愤。"王谢辈"指的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如王、谢等,而"挥泪送斜阳"则是诗人心中对失落时光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危机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哀。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苏莹中先往新淦过新喻访之不遇赋诗为寄

玉笥山前水拍空,知君何处系吟篷。

敢轻奇士题凡鸟,漫有忧心咏阜螽。

沅芷澧兰犹可寄,江云渭树苦难同。

门前草木皆诗卷,独倚筼筜啸晚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閒居自遣(其一)

雨积桑枢长昔邪,谁能载酒访扬家。

汉庭用少臣今老,鲁俗皆冠我独髽。

忧国苦无蠲忿草,看书喜对决明花。

衰颓懒作江湖梦,拟鬓三桠养鬓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閒居自遣(其二)

许由溪上小屠苏,红树苍山对一臞。

白发功名惟剑在,青灯活计并锥无。

谁言荆楚多奇士,却笑乾坤一腐儒。

桐帽貂冠俱有分,寄言儿辈莫揶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到衡岳呈弟山长

閒依禹柏系征骢,猿鸟应犹怪贱踪。

正拟开云访韩愈,可能避雨识茅容。

朱陵洞里秋呼鹤,紫盖峰前晓听钟。

欲踏青霞寻胜趣,倦游应许借吟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