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洞

小西方境隔层台,半岭何年一藏开。

舍利涌光文字住,香林施净帝天来。

山名白带知幽爽,洞作烧痕试劫灰。

更上高峰最高处,风雷竟日为鸣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冯有经的《石经洞》描绘了一处深邃而神秘的山中景观。首句"小西方境隔层台"暗示了石经洞位于偏远的西部山境,被多层台阶隔绝,显得颇为幽僻。"半岭何年一藏开"进一步强调了洞穴的隐蔽和发现的不易,仿佛隐藏在半山腰,不知何时被人发现。

"舍利涌光文字住"运用佛教典故,可能指洞内有佛像或经文,光芒闪烁,犹如舍利子般神圣。"香林施净帝天来"则描绘了洞内的洁净与神圣氛围,仿佛连天帝都会降临,感受这里的清净。

"山名白带知幽爽"通过比喻,形容山势如洁白的飘带,透露出山间的清凉与宁静。"洞作烧痕试劫灰"则暗示石经洞可能曾经历过火灾,但劫后余生,更显其历史沧桑。

最后两句"更上高峰最高处,风雷竟日为鸣哀",诗人登临顶峰,感受到强烈的自然力量,风雷之声全天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洞穴的历史故事,充满了悲壮与苍凉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经洞的神秘与历史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

冯有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尽过显灵宫

长杨夹路水流渠,高阁烟光落槛疏。

歌鸟报晴云彻净,架藤满紫蝶来初。

风回氅佩飞谭麈,香扑真文走蠹鱼。

有药驻颜难驻日,一春抄得酒方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江上望飞云洞

咫尺飞云洞,巉岩不可登。

江风吹落日,时见出山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夜行问外舅病

问舅甥宜往,存亲妇亦携。

路长宁禁夜,月小正临溪。

浅水时时渡,高山步步迷。

不须求驻马,早已听鸣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渡河至大梁

陇净林争出,壕纡岸果通。

日增秋草澹,风闪石花红。

猎骑归梁苑,沙人牧宋宫。

凭高一俯仰,来往愧冥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