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濛濛春雨湿邗沟,篷底安眠昼拥裘。
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细雨中诗人乘船的情景。"濛濛春雨湿邗沟",通过"濛濛"一词,形象地展现了春雨的细腻与绵密,湿润了邗沟两岸,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湿润的氛围。"篷底安眠昼拥裘",诗人身处船篷之下,尽管春雨绵绵,却安然入睡,穿着皮裘保暖,显示出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悠然自得。
后两句"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他知道附近有老朋友的家,这使得他想要借此机会放下心中的闲愁,或许是对离别的淡淡忧郁,或许是对未知的期待。诗人通过洗诗卷的动作,暗示着希望通过创作来排解心中的愁绪,展现出文人墨客的雅兴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通过诗人舟行中的生活细节和情感流露,展现了宋人淡泊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怀念。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团扇经秋似败荷,丹青彷佛旧松萝。
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时奈尔何。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
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
笠重吴山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访禅室,宁惮路歧赊。
珍重绣衣直指,远烦白绢斜封。
惊破卢仝幽梦,北窗起看云龙。
老境于吾渐不佳,一生拗性旧秋崖。
笑人煮箦何时熟,生啖青青竹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