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石城艳说风光好。今年争奈春归早。花草梦苏州。

南风正麦收。一篙春涨足。记渡胥江曲。

人世苦飘萍。为留双鬓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日的生动画面。

“石城艳说风光好”,开篇即以“石城”点明地点,暗示此处风景优美,引人入胜。“艳说”二字,既表达了人们对这里的赞美之情,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开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景图。

“今年争奈春归早”,转折处,诗人以“春归早”表达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为下文的对比和情感铺垫。

“花草梦苏州”,通过“花草梦”这一巧妙的比喻,将苏州的花草之美与梦境相连,不仅展现了花草的繁盛,更赋予了它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南风正麦收”,转而描绘了江南特有的农事景象,南风送暖,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一片繁忙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跃然纸上。

“一篙春涨足”,“一篙”形象地描绘了船行水上的情景,而“春涨足”则暗示了春水上涨,舟行顺畅,也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记渡胥江曲”,诗人回忆起渡过胥江的情景,胥江是苏州的一条重要河流,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景,还承载着历史的韵味,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人世苦飘萍”,在繁华背后,诗人感慨人世如浮萍般无常,充满了漂泊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为留双鬓青”,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双鬓能够保持青色,寓意着对青春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江南春日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新柳

春到人间早。又匆匆、回黄转绿,花朝过了。

媚眼初舒愁何限,惨碧年华娇小。

却已被、东皇颠倒。

风景灵和谁得似,祗当年、张绪风流好。

情一线,梦萦抱。消魂绿上阳关道。

喜柔条、依然婀娜,漫随人老。

妆点风光三二月,逗出流莺声巧。

渐几树、笼烟低袅。

为恐韶华容易逝,料伤心、也似天涯草。

肠欲断,恨谁晓。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高阳台.重午访芳姊湖阳别墅

细柳莺堤,新荷涨岸,依依绿满江村。

水戏湘皋,鱼龙曼衍黄昏。

清游记惯儿时事,步凌波、旧梦能温。

祗如今、佳节年年,消尽吟魂。

湖山无恙人犹在,但幽怀渐减,芳意微存。

翠墨红笺,几番轻涴啼痕。

噙香抱粉南塘路,倩薰风、吹洗愁根。

暂相携、酒满金樽,月满乾坤。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曲游春.夜坐感事,用草窗禁烟湖上薄游韵

花月谁家院,尽燕云俦侣,来往如织。

绿鬓年芳,祗岁华偷掷,流光驹隙。天外云山隔。

待独步、夕阳横笛。

又弯弯、月照高楼,卷入珠帘颜色。紫陌。垂杨摇碧。

换几度寻春,玉辔珠勒。

幽怨重提,怕山河泪渍,古今愁叠。边土伤蚕食。

来故国、于今寥寂。便梦中、飞渡胡天,何由见得。

形式: 词牌: 曲游春

虞美人.题苏若兰小像

婵娟不为聪明误。密意蚕丝吐。机中锦字百年春。

却喜画图独见慧人心。横波曼睩含情好。

那信流光老。璇闺千古有知音。

一样同心栀子艳西林。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