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茵席沟渠各所宜,巧耶有道得如斯。

平生正不人怜受,岂有乌头变白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舜臣的无题之作,通过对茵席和沟渠的寻常事物进行观察,表达了人生的哲理。"茵席沟渠各所宜"描绘了世间万物各有其适宜之处,暗示人生亦然,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价值。接下来的"巧耶有道得如斯"进一步强调了通过智慧和努力可以达到适合自己的境地。

诗人以"平生正不人怜受"表达出人生的常态,即并非总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怜悯,这与后句"岂有乌头变白时"相呼应,意味着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是常态,不会因为别人的同情而改变。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鼓励人们接受并适应生活的各种面貌,不必期待他人的认同,坚持自我,就像乌头这种植物,即使变白也是自然规律,无需为此哀叹。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江西送陆参赴陕西右使陆旧讲官

江头频送客,此日复君行。

望里青山合,尊前采鹢明。

秦川遥问俗,宣室旧知名。

闻有甘泉赋,雄情待是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万里临淄路,顷缘梦里看。

村居还昨似,树色正冬残。

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

忽然疏竹雨,催觉曙衾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贡院桂花

秋风凋众叶,桂树晚应开。

几日空深院,清香伴碧苔。

拂衣人共觉,移席雁初回。

念独能为客,看花是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元日雪集和张宪使子鱼

客偶高堂集,春初上国还。

一尊仍对雪,众喜或丰年。

落处花枝重,融时草色鲜。

最难君是唱,终和未能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