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且游猎篇

青丝络头金盘陀,男儿须用好马驮,南山麋鹿苦不多。

左杀右杀随手获,前者丽龟后折骼。

归来买醉长安肆,封侯自是寻常事。

自来马上不读书,偶然识得刀头字。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猎者的豪迈生活与内心世界。开篇“青丝络头金盘陀”,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游猎者英武的形象,头戴青丝编织的头饰,身着华丽的服饰,显示出其不凡的身份和地位。接着,“男儿须用好马驮”一句,强调了游猎者对骏马的重视,好马不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

“南山麋鹿苦不多”则点明了游猎的对象,南山的麋鹿数量稀少,这既增加了狩猎的难度,也突出了游猎者的技艺与勇气。接下来的“左杀右杀随手获”,生动地展现了游猎者的高超技巧和迅速行动,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都能轻易地捕获猎物,体现了其过人的狩猎能力。

“前者丽龟后折骼”这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展示了游猎者的勇猛与决断力,如同猎人捕捉猎物时的果敢与精准。随后,“归来买醉长安肆,封侯自是寻常事”两句,描绘了游猎者凯旋而归后的场景,他们不仅在长安的酒肆中尽情欢饮,更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封侯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事。

最后一句“自来马上不读书,偶然识得刀头字”,揭示了游猎者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他们或许不以书本知识为重,而是通过实践与经验来积累智慧,偶尔在刀尖上识得的文字,可能是指他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生存技能或战斗经验,强调了实际操作与直接体验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游猎者自由奔放、勇猛无畏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飞龙引

形而下者无不死,仙人伐毛且洗髓。

树金盘而射大鱼,天子不得宁其居。

存我丧我两无著,谁能服我长生不死之妙药。

揉木为耒,斲木为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飞龙下来谢少年,羲农黄帝寿万千。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二首(其一)

蒲桃美酒留所欢,酒底对面藏波澜。

几人三五寻甘言,为君一歌行路难。

君不见优施尊前好起舞,臧会无言成面阻。

又不见二子戕,三士死,杀人如杀鸡,宛转当前死。

行路难,可若何。

南邻鸡犬自唱叫,老死慎勿相经过。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二首(其二)

吾闻泰山之巅不可以走马,吕梁之壑不可以荡舟。

伯昏下垂二分足,丈人被发且习流。

乃知岩形外张非至险,至险伏在阴之幽。

我将探索之,不可得其繇。

前揖问夫子,劝我长归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长相思

长相思,无已时,昨日今日梦见之。

秋光荧荧夜将半,杂花向人各零乱。

玉漏无声转星汉,黄姑织女遥相盼。

春不得而承春,秋不得而承秋。

如何寸心上,愁罢复添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