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
为觅出人句,秪求当路知。
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
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静坐冥想中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表达了诗人全神贯注于内心世界,对外界的一切都视若罔闻。此情此景,如同入定,世间繁华尽废。
"为觅出人句,秪求当路知"则是诗人在寻找超越尘世的智慧和知识,不满足于俗世的常识。"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即使年华老去,也不愿停息,对知识的探索永无止境。
"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意味着诗人认为这种超凡脱俗的智慧和理解是需要天赋的恩惠,而宇宙间的光明(日月星)则是不偏不倚,公平照耀万物。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知识与宇宙之谜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静坐和内省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意境,是一幅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生动画卷。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良宵公子宴兰堂,浓麝薰人兽吐香。
云带金龙衔画烛,星罗银凤泻琼浆。
满屏珠树开春景,一曲歌声绕翠梁。
席上未知帘幕晓,青娥低语指东方。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但有壶觞资逸咏,尽交风景入清机。
半川阴雾藏高木,一道晴蜺杂落晖。
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
轻帆下阔流,便泊此沙洲。
湖影撼山朵,日阳烧野愁。
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沈浮。
是际船中望,东南仞仞秋。
一从诸事懒,海上迹宜沉。
吾道不当路,鄙人甘入林。
云垂方觅鹤,月湿始收琴。
水石南州好,谁陪刻骨吟。